学生时代
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什么
这个问题对德普的孩子而言
也许要花点时间
因为精彩的课堂太多
比如前天张永丽老师的课
孩子们直呼没上够
今天小德就带你走进张老师的课堂
一起做她的“学生”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“所有圆满,必经煎熬”
这是张永丽老师课前讲给同学们的话,来自德普元宵节海报。在这煎熬之路上,该携带些什么智慧?张老师又送出三幅锦囊妙计。
不过答案就像元宵灯谜,需要同学们来看图而猜。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答案很简单,大道至简,正如人生好坏不在于知晓高深之理,而是用心。
切勿画蛇添足,懂得合适才是最好的。切勿飞蛾扑火,了解自己才能飞得更远。切勿守株待兔......守株待兔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?张老师问孩子们。
学生A: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学生B:这是一个偶然事件。
学生C: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学生D:不能不劳而获。
看,思想的火花正在绽放。是的,从生活哲理的角度讲,不要用大好的光阴去博取那偶然而来的蝇头小利。
又是成语又是哲理的,看到这里,不禁要问:
张老师上的是语文课?政治课?
错错错,数学课!
抽丝剥茧地分析,以上勉强还能够和数学搭上关系的也许就是那位B同学的一句:
这是一个偶然事件。
孩子们从哲学和数学的角度对“守株待兔”这个古老寓言作出了全新的解读。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糖果与彩票的秘密
化身为语文老师、政治老师只是一个有趣的开始。课堂画风急转,一下子从古代穿越甜甜的现代。
张老师紧接着抛出一串问题,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走进随机的世界。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在高深的知识,都得与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,才能转化为孩子们自己的知识。
所以,问题是简单的,是生活的。当然,孩子们的表现也是一级棒的,纷纷举手作答,一答一个准。
▎一起来学习
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,称为必然事件.
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,称为不可能事件.
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,称为随机事件.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学生E:我觉得彩票中奖可能会发生,也可能不会发生,因为假如运气好就可能中500万,假如你没有运气你就不会中。
张老师:那如果某一天,你有机会去参与这个活动,你希望?
学生E:我希望会。
张老师:看来这位同学还是不能做到视金钱如粪土啊!
学生F:我觉得“电影票座位是偶数”是随机事件,有可能你买到的的座位号是奇数,也有可能没买到。
张老师:买一张电影票,座位号除了是偶数还有可能是奇数,这位还给我们分析了一种可能,有可能根本就没买到,我们孩子们思维确实很开阔啊。
如果说上面的问题都还没有什么挑战的话,那下面就迎来了本节课的智力巅峰了。
生死签
同学们再次穿越回古代,要用他们的智慧解救一位正直的大臣......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如果你是国王,你会有计策让大臣必死无疑?如果你是大臣,又会有怎样的对策让自己稳妥脱身?
刷刷刷,同学们纷纷举起了笔直的小手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学生W:我会想出两个方法,第一个就是把执行官给收买了,然后把生死签全都写成生,那还有一种就是把看守他的那几个人给收买了,让他逃命。
学生S:在袖子里面藏着一个生签,然后在临死的时候把这个生签调换出来。
学生Y:可以这样子,他如果在这抽的时候,随机抓起一个,两个都是死签,然后扔掉一个,再翻开另一个,大家看都是死签,那另一个就是生签,就好了。
学生T:就是你拿着死签,再把另外一个死签拿出来,击破国王的谎言,然后造反。
张老师:你是一个勇敢的人,期待你以后凭着自己的勇敢和一腔热血走出自己的一条路。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不严格说来,以上的答案都是对的,因为历史上不乏靠以上方法求得一线生机的人物,更因为这些答案都是孩子们独立思考的结果。这才是重点。
当然,从数学严密的逻辑来讲:按照法规,大臣被处死是一个随机事件;在国王的预谋中,则是一个必然事件;而在大臣的对策中,则是一个不可能事件。
所以,张老师引导同学们推导出了随机事件的一个特点:
随着条件的改变,
必然事件、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
三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
游戏
最好的表现当然配得上最好的奖励。
在欢送完智力巅峰之后,这堂课迎来了欢乐幸福的巅峰——抽奖。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虽说彩票中奖500万是不太可能的,但张老师给孩子们准备的抽奖却是100%中奖啊。一个转盘,从一等奖到五等奖,只要上台就有惊喜啊。
DEPU定制的马克杯、笔记本、便签、书签,但小德觉得最有意思的莫过于五等奖:爱的抱抱——抽中就能上前和张老师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。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![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 点开这篇微信,是必然事件?随机事件?还是不可能事件?]()
难道只是单纯地为奖励孩子们而抽奖?NO\NO\NO~~要知道,德普要将教育融入到每一个细节。
张老师:哪个奖被抽出来的最多。
学生们:三、四等。
学生N: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改了系统,就是抽什么奖的次数的要高于抽另一种奖的次数。
张老师:也就是表面看上去是公平的游戏,但里面不一定公平,有套路是吗?
学生们:对。
张老师:你们真的是一群聪明的孩子,我们看一看,在社会中你们也会见到这样的转盘,今天我们就揭密一下,看到这里有一个按键,叫什么?
学生们:转盘设置。
张老师:有人质疑我,说不公平,我们看一下公平吗?一等奖奖品数量5个,二等奖5个,三等奖5个,四等奖4个,五等奖4个,出奖概率?
学生们:20%。
张老师:质疑我,我设置的公平吗?
学生们:公平。
张老师:我对你们还是可以吧?
学生们:可以。
张老师:孩子们,回到我们数学中来,在我们现实生活中,要透过这些现象,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,这些抽奖环节看似公平,其实它里面设置了它的条件,条件改变,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改变,对吗?
学生们:对。
最后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。张老师要让孩子们明白的正是他们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哲理: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天上也不会掉馅饼。
不知为何
小德回忆了一下自己上过的
印象最深的课
似乎都是听过的德普老师们的课
这一次又增加了一节张老师的数学课
也许以后每每听到”守株待兔“一词
小德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另一个词
随机事件